【老無所依】輪候公屋兩年上樓 政府承諾破產 長者捱劏房晚景淒涼

「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上任之初,特別提出要照顧長者,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提供居所。單人長者兩年入住公屋的目標超額完成,長者曾經最快一年內上樓。可是兩年上樓目標在2015年失守,到去年底,平均輪候時間達3年,倒退足足19年。劏房長者慨嘆政府賤賣土地給有錢人而不建公屋;房屋組織指政府多年無法增加公屋供應,「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無法彰顯;非政府組織則認為要提供更多短期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文:李向榮 圖:黃冠華

望重返職場賺錢養自己

志叔希望能盡快「上樓」入住公屋。
志叔希望能盡快「上樓」入住公屋。

「早兩日林鄭就係坐這個位置。」在擠迫的房間中,志叔留了一個小小的位置給記者坐。這個小小的劏房,面積只有約100平方呎,一張碌架床、一個櫃、一個電飯煲、一堆家當和衣服,就是志叔的所有。64歲的志叔由長沙灣的劏房搬到目前深水埗汝洲街的劏房單位不足兩年:「當時因為嗰度想拆,所以搬過來。」志叔說,年輕時做過首飾生意,也做過「廠佬」,在內地開廠造鞋,但遭人騙錢,之後他做過地盤做紮鐵工人,也當過保安,直至去年一場大病,令他頓失工作和收入。

「大約去年3月,不知是否因為糖尿還是其他原因,右半邊身生『蛇』(帶狀疱疹),令我3、4個月不能開工,變成要向人借錢過日子,到最後要領綜援。我以前攞過綜援,我唔想再攞。」領綜援差不多一年,志叔時刻希望重返職場,賺錢養自己:「我試過做兩日替工,但做完第一日後晚上十分痛,差點痛到暈,變成只能在床上休息。」志叔說病痛令日常生活也有困難,早上出街買書回家消磨時間,下午一定要休息,「瞓醒就接受你訪問」。

志叔月入五千交租三千五

志叔有時要以腐乳餸飯充飢。
志叔有時要以腐乳餸飯充飢。

志叔目前領取綜援加租金津貼,合共約5,000餘元,綜援對他來說「唔夠使」,單單交租也要3,500元,如果不問朋友借錢,每月最多只有千多元使費:「我是男人,都要出去露面,告訴朋友我仍然生存,那才有人記得你。有時一個人帶樽腐乳落樓下,叫兩碗白飯食,都要成30元。」志叔說,即使節衣縮食也不夠用,要靠朋友「幫手」。

志叔說,當年他當保安主管,月入18,000元,本來沒有資格申請公屋,亦無此需要,可是一場病,令他大失預算,但卻令他得到申請公屋的機會:「我想搞番間公屋,可以安定一點,就算是要領綜援,我都仲有得捱。」不過,目前就算是單身長者,平均排公屋都要3年時間,志叔說,由(前特首)曾蔭權年代開始,「啲公屋(興建)停晒」,就算不是停晒興建數量都大不如前。

哀歎窮人無立錐之地

「我做保安之前做過地盤,以前是5日建一層。但現在是無地,我就不明白,為何香港會無地?」志叔說,眼見政府將土地低價租給人,然後又轉手將土地當垃圾房一樣出租收錢、泊車,為何不用這些土地來建房屋呢?傾談半小時後,志叔坦白說出心底話:「你(政府)說填海,填完是給富豪建屋,咁這些窮人不用住啦?但窮人是幫有錢人搵錢的,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窮人替你工作,你會富有嗎?」

林鄭探訪未實質回應訴求

志叔向林鄭表達上樓意願,但認為對方不會理會。
志叔向林鄭表達上樓意願,但認為對方不會理會。

2月底時,特首林鄭月娥到深水埗巡區和家訪,志叔選中「被家訪」,雖然特首最後沒有在社交網上貼出採訪志叔的部分,但當日的交談內容他仍然記得很清楚。

「我問佢有冇辦法幫幫手(上公屋),因為年紀大,我身體又不好,在這裏住是越住越病。」他解釋樓下是馬會,已經很嘈,加上半夜的車聲,再加上早前的催淚煙吹入屋,令他無法好好休息。

「佢(林鄭)聽完我說之後,就問身旁的陳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房委會主席),但她沒有直接回應我,只說由陳帆跟進,但佢會不會跟進,我唔知。」志叔坦言,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就像螞蟻一樣,認為政府表面上是回應了要求,實際上是「點會理你咁多」。對於「上樓」,志叔說不只是他個人,而是全港低下層巿民的願望。

董建華力推燃起長者上樓夢

截至2018年9月底,房委會及房協轄下公屋,60歲或以上長者住戶約有64萬人,佔香港老年人口約36%。但事實上,仍有不少長者在排公屋,輪候時間亦越來越長。香港政府回歸前一直沒有積極關注長者居住問題,原因是當時獨居長者比例沒有現時高,回歸後首兩年情況亦沒有明顯變化,97至98年度單人長者平均輪候公屋時間為4.5年。

不過,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對長者住屋問題非常重視,1998年10月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時表示,政府會致力幫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生活條件。當時董建華強調,政府有責任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讓長者能夠安享晚年。政府因而推出「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承諾在2005年年底前,把單身長者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縮短至兩年。此外,又允許兩名或以上願意同住的長者以「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提出申請,並可在兩年內獲配公屋單位。

2015後兩年上樓目標失守

香港長期出現房屋問題。
香港長期出現房屋問題。

根據房委會推出的兩個計劃,年滿58歲又符合基本資格的單人或二人長者,均可特快上樓,上樓時則須年滿60歲。長者戶(包括單人長者)申請公屋時,可從四個包括市區在內的選區中,選擇任何一區上樓。

結果,政府不單做到輪候兩年的目標,而且還提早完成。2002年3月底,單人長者平均等1.3年便上樓,到2004年3月底時,平均輪候時間更縮短至0.9年。由2002年3月至2015年12月底的13年零10個月的時間,政府都能維持兩年上樓目標,時間上是橫跨了3任行政長官任期。不過,自2015年之後,兩年上樓目標再也守不住,更連續4年做不到。至去年12月,更重回到輪候3年始有機會獲分配單位的水平。

公屋供應量過去多年無增長

招國偉說,短期內要扭轉上樓排長龍的情況十分困難。
招國偉說,短期內要扭轉上樓排長龍的情況十分困難。
招國偉認為未來公屋供應也不會大幅增加。
招國偉認為未來公屋供應也不會大幅增加。

其實十多年來單人長者的公屋輪候時間,和整體申請人的輪候時間,增幅是一樣的,長者由2004年的0.9年到去年底的3年,同期整體輪候時間由1.8年增至5.4年,輪候時間增幅同樣是2.3倍。至於整體公屋建屋量方面,每年供應也俳佪在13,000至17,000個單位之間,只有06-07及14-15年特別少,數量不足1萬個單位。

「這完全是供求問題。」本身是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說。過去數年,公屋每年實際落成量都俳佪在15,000個單位水平,而且預計未來數年的每年供應量,也和現在差不多。反觀申請公屋宗數方面,過去5年平均每年有2萬宗左右:「一加一減,加上平均8,000個回收返來的單位,其實供求只能打成平手而已,並沒有清減我們現在26萬宗申請。」招認為,如果供應沒有增加的話,相信公屋輪候宗數、輪候時間就算不升都好難降得低:「即使是對長者來說,情況也是不樂觀。」

2027後建屋量可有望增加

相對劏房,公屋的確能給長者較佳的生活空間。
相對劏房,公屋的確能給長者較佳的生活空間。

上一任行政長官梁振英2012年上任時,招國偉記得他將房屋問題說成「重中之重」,而房委會的建屋周期大約為7年左右:「今天已經是2020年,過了8年時間,如果我們當時能找到很多土地轉化成單位的話,預期單位供應量會比之前多,但數字說由2019年到2023年的『未來數』也只是每年15,000間,和CY(梁振英)上任的幾年一樣。」招國偉說,所謂的重中之中其實還未能顯示出來,要去到長期發展策略的後5年,即2027年後,待新發展區完成,建屋量才會增加,而這也只是樂觀預期:「在這段時間內,要扭轉公屋單位數量的情況,相當困難。」

私人巿場樓價太高加重壓力

不少長者都需以輪椅出入。
不少長者都需以輪椅出入。

整體房屋供應量不足,促成更多長者申請單人公屋上樓。比較典型的是原本有置業的長者,將物業轉到子女名下,自己再申請單人公屋。也有一些公屋住戶單位長者,將單位的租用權承繼給下一代後,自己再另行申請長者公屋。招說:「這些分戶行為反映私人巿場樓價太高,申請資助房屋也十分困難,所以說香港人『諗了好多計仔』減低下一代的負擔。」

針對單人長者排公屋時間越來越長的問題,招國偉說房委會也不是坐視不理,例如提出長者寬敞戶「大轉細」調遷計劃,只要長者在子孫搬走變成「寬敞戶」後,大屋搬細屋將大單位讓給其他人入住,將可獲得終生免交租優惠:「可是300個申請名額中,只有50個住戶申請,反應不算熱烈。其實終身免租是否很吸引見仁見智,我們期望也不高,但都算是有點計劃。」

張楚瑜:政府應考慮訂立租務管制

張楚瑜促政府提供短期措施援助長者。
張楚瑜促政府提供短期措施援助長者。

短期內要縮短長者上樓輪候期可能性不大,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張楚瑜說,政府應增加短期支援應急。政府曾經提出「3短5長」措施,紓減長者入住公屋前的生活壓力,但長者街坊希望,政府能提供多一點的中短期措施以解燃眉之急,例如可否在社會房屋加入長者元素,如果可行的話,又是否可以讓長者在巿區居住,因為對他們適應生活比較容易。

另外針對很多居住板間房、劏房甚至床位等不適切居所的長者,張楚瑜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多經濟支援,比如租金津貼:「政府之前有提出過租金津貼,但要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才可申請,而不足3年的人可在在職家庭津貼方面幫到手,不過兩者都幫不到長者。」他解釋,很多長者輪候未滿3年,即使夠3年,部分長者身體差,只能做散工,不合資格申領職津,「兩頭唔到岸」。

另外,張楚瑜認為政府盡快為不適切居所訂立租務管制也十分重要,因為目前不適切居所收費有很多巧立名目之處,例如濫收水電費,又有人向租戶徵收行政費才願意提供租單:「500元一張租單,正好反映政府應該在租務管制方面想一想。」

房屋署回覆稱,截至去年12月底,共約17,800宗長者一人申請個案,平均輪候時間為3年。房署指,積極覓地增加公屋供應,是縮減輪候時間的最根本方法,政府會「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和落實「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等;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合資格一人長者可申領租金津貼,有迫切住屋需要者,亦可向社會福利署要求向房署推薦「體恤安置」申請,提早獲配公屋。

最新文章